본문 바로가기

PKU/未名BBS

私人版北京大学2007年十大人物

1、当我们厌倦了官方的“十大”时,不如自己来制作榜单。以下文字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2、评选标准:不一定是北大的师生员工,但一定与北大有关,他/她在2007年最为人瞩目的事迹是与“北京大学”这四个字分不开的。
3、之所以是九大,因为实在凑不出十个人。几个可以考虑入选、但又不太够格的候选人请见“候选名单”
4、排名不分先后
5、光华的还真是出风头,9个占了3个!


【黄文帝】
  光华管理学院07级本科生,重庆市文科状元。
  状元失学就好像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不成为大新闻都难。而在失学的背后,又是北大和清华这两个长久以来吸引了太多关注的高校之间的博弈。再往深究,又戳到了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痛处。
  背景阅读:南方周末《重庆文科状元失学风波调查》

【石瑶】
  艺术学院04级本科生,“北大女生与湘西州长”事件女主角。
  性、谎言、录音录像、权力等要素让个故事吸引了无数眼球,一波三折的发展、扑朔迷离的真相又不停地挑逗着观者的神经。而随后发生的州长被双规和凤凰塌桥事件,又让这个故事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背景阅读:凤凰周刊《一位州长的北京一夜》

【崔芳菊】
  餐饮中心主任。
  如果每年都制作榜单,此君估计能够年年蝉联,而且蝉联的原因都会大同小异——无非是食堂价高质劣,对本校学生压榨,向校外闲杂大开。今年将她对上榜单的是食堂涨价事件,导火索则是北大学生不堪涨价,前往清华食堂吃饭。崔主任的“两元吃饱,三元吃好”等名言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而她强硬的后台也极为引人注目。
  背景阅读:北大未名BBS《北大后勤,不得不说的故事》

【高明】
  光华管理学院04级本科生,2005年12月参军。
  八九月之交,高明同学被作为正面典型推出,一时间,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等媒体蜂拥而上。
  背景阅读:人民日报《士兵骄子——记第二炮兵某部优秀大学生士兵高明》 南方周末《高明:忘记我,但请记住我的梦想》

【张维迎】
  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张院长今年比较郁闷,他手下的管理学院,管理老出问题。6月和11月,光华两位教授邹恒甫和何志毅先后因人事等问题炮轰张维迎及光华学院。
  背景阅读:南方周末《争议张维迎》

【林毅夫】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从海峡对面抱着篮球游过来的经济学教授,今年可谓春风得意。在官方和民间,林教授均受好评,这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0月 31日和11月1日,林毅夫在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上担任主讲人,成为登上这个国际经济学界顶级讲坛的第一位中国学者。据说,在这个讲座的过去60位主讲者中,有14人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
学奖。
  背景阅读:新华社《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登上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

【Stephen Stearns】
  耶鲁大学生物学教授,2007年秋季学期在北大为耶鲁交换生和少量北大学生上课。  12月19日,Stearns教授发出一份电子邮件,致修读其课程的全体同学,并附寄耶鲁驻北大代表以及部分耶鲁教授和北大教授。邮件中称,选修他主讲的《生物进化学》课程的个别学生提交的课程论文涉嫌抄袭。在随后接受的采访中,Stearns教授的一番话不留情面地揭示了中国学术浮躁现状:“我从教几十年,除了美国和中国,还到瑞士带过课。在美国和欧洲,学生剽窃现象偶尔发生,远远没有中国那么普遍。”
  背景阅读:南方都市报《作弊成了成功之道,我很伤心》

【饶毅】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06年,北大面向海内外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今年9月25日,生物学家饶毅教授终于从校长许智宏手中接过聘任书。这一特殊方式聘任而来的院长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支持。他上任之后对俞君英干细胞研究以及上述抄袭事件的回应均获得好评。
  背景阅读:北大新闻网《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任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黄火根】
  无业,据说是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工。每天午餐和晚餐时间准时带着宣传材料出现在学一食堂东门,风雨无阻。
  年度特别致敬人物!黄火根并不是第一年出现在北大校园,但这一年对于黄火根来说非常特殊。他在夏天穿上了自制的白T恤,前后分别印着“三个代表de创始人”和“神舟飞船有一室一厅方案de提出者”,又在入秋之后制作了一红一蓝两面小旗,将这两句话印在旗上。
  教学评估是对黄火根的一次严峻考验,在三角地都惨遭毒手的最黑暗的时刻,他挺住了!尽管保安多次试图将他脱离学校,多次抢夺他的两面小旗,但他竟然奇迹般地留在了学一食堂东门,并且将小旗一前一后缝在了身上,做成了一件别致的背心。入冬了,黄火根又手举两面旗帜,左右挥舞,在运动中给自己取暖。
  尽管黄火根其实就是一个精神不正常者,但他的象征意义十分伟大。在这个河蟹的2007年,在河蟹的北大,黄火根是唯一一个能让我们回想起蔡先生“兼容并包”四个大字的人。
  背景阅读:北大未名BBS《北大男生走向成功之必学三大榜样》

【候选名单】
  周济(教育部长,教学评估严重影响北大,并导致三角地被拆除)
  李玲(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版医疗卫生改革课题组负责人,“政府主导派”代表)
  张晓楠(光华管理学院03级本科生,今年年初在《求学》上发表的一篇《心清气华做学问》引起争议,批评者指其“捏造论据矮化北大为文科学校;不分理工,缺乏基本的高等教育常识;对北大综合性大学的基本定位缺乏了解;刻意制造北大清华对立;是一篇严重影响北大声誉的拙劣之作”)